知史明智,力學篤行
——學習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感悟
第七工程公司 邱春霞
習近平說:“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了那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們都要時刻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是的,今天的我們有遮風避雨的樓房和御寒保暖的衣裳,不用再經歷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年代,但是,我們始終不能忘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我們的祖先在槍林彈雨中的阻擋,就沒有我們今天在帝國主義虎視眈眈下的安穩。
2008年草長鶯飛、萬物復蘇的四月,我懷著對黨無比崇高的敬意和殷切的期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一份子。而13年后的今天,我手捧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這本書,讓我從書面逐漸走進那個時代,耳邊響起轟隆隆地炮火聲,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的聲音,每看一個章節內心都會再次經歷那些刻骨銘心的烽火歲月、感悟那些誓死為國的紅色力量,它就像一股滾燙的洪流從血液涌向我的心臟,讓我震撼,讓我沉思……讓我對我的祖國有不一樣的感懷,讓我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我腦海里依然清晰的記得那段舉世聞名的長征,至今仍刻骨銘心: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多么惡劣,他們毅然走過了14個省,翻越了18座險隘大山,跨過了24條天險大河;他們越過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5座大雪山,走過1.52萬平方公里渺無人煙的死亡草地……翻越大雪山時,他們饑寒交迫、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遇兇猛冰雹的突然侵襲,也可能遭遇險惡敵人的突然襲擊。穿越高原濕地時,草地上荒無人煙,泥沼叢生,他們時刻面臨著陷入泥潭的滅頂吞沒,他們隨時遭受著泥水泡到破皮的腿腳致紅腫潰爛。很多身經百戰的英雄好漢在戰場上沒有倒下去,卻倒在了草地里,默默死去;他們其中好多人都沒有留下名字,沒有留下遺骨,也沒有留下可供人瞻仰的墓碑。而紅軍長征遠不止經歷雪山草地這些艱難困苦,中國革命也遠不止遭遇雪山草地這些犧牲。它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也開啟了為實現自我價值、追求美好生活而奮斗的新的征程。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堅守的信心,激勵和指引著紅軍一路向前,而今天的我更要知道國泰民安的來之不易,更要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堅持發揚長征精神,以先輩之血氣堅定前行的路。駐扎項目期間,我可能要歷經數日、要穿過田野、要越過高架,再搭上回家的末班車與家人團聚;我可能要在孩子熟睡的清晨趁著熹微的晨光趕上最早的一班車踏上歸途;我可能要因為崗不匹位每天下班都要加足馬力聽課甚至凌晨還在刷題。我也曾彷徨過、搖擺過,但是比起紅軍長征路上這一點點困難又算得上什么?比起中國革命我的人生路上這一點點曲折又算的了什么?比起他們我是幸運的,比起我的同事,我更是幸運的,由于我是項目上唯一的女同志,領導和同事都特別關心我,領導會在每次回公司開會的時候捎我回家讓我享受和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光,同事會在我面對工作無所適從的時候幫我一一捋順、加深印象;我們可以在大貨車奔馳的馬路牙子上端著一碗豆花討論著鋼筋混凝土談笑風生,也可以在項目組織竣工前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加班到深夜,也可以各自抱著各自的崗位職責書圍著一張小小的桌子開展“你問我答”、“搶答競賽”的學習提升。初任項目通訊員的我摸不著頭腦,但領導不僅沒有放棄掉隊的我反而耐心指導,給我更多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機會;我的通訊稿發到支部,領導不厭其煩的審讀著我的半成品,幫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指出可改進的地方,教我如何突出思路,表達思想,精益求精。是項目給了我第二個家,讓身在異鄉的我感受家的溫暖;是領導同事給了我新生的希望,筑起了我的“華西夢”。
今年是我入黨的13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路走來的我,從懵懂到成熟,從一個崗位到另一個崗位,其中酸甜苦辣我自知,但做為基層黨員,沒有什么讓我可以退卻,未來的長征路上我要學史明智,力學篤行,我將從學黨史的活動中,汲取前輩們的智慧與經驗,堅定入黨初心,不負韶華,感恩奮進!